該定理是K.J.阿羅關于可能形成社會福利函數的理論。阿羅的分析在其《社會選擇和個人價值》(1963),一書中做了全面論述,其基本看法是:一個社會福利函數是與一種決策規(guī)則或“章程”等價的。于是他考慮是否能形成一種達到某種“...[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該定理是K.J.阿羅關于可能形成社會福利函數的理論。阿羅的分析在其《社會選擇和個人價值》(1963),一書中做了全面論述,其基本看法是:一個社會福利函數是與一種決策規(guī)則或“章程”等價的。于是他考慮是否能形成一種達到某種“...[繼續(xù)閱讀]
由阿羅和德布魯建立的一個用于分析不確定條件下的市場均衡的理論模型。瓦爾拉斯最先建立起一般均衡理論,在研究均衡解的存在性時,他僅根據方程的個數和未知數的個數一樣多,就認為均衡解一定存在,這從數學上看是不嚴格的。...[繼續(xù)閱讀]
美國當代經濟學家,197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21年出生于美國紐約市。1940年獲紐約市立學院數學學士學位;1941年和1951年分別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數學碩士學位和經濟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學助理教授;1949年起執(zhí)...[繼續(xù)閱讀]
法國當代經濟學家,198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出生于法國巴黎,早年求學于巴黎綜合工科學院(1931~1933)和巴黎國家高級礦業(yè)學院(1934~1936);后來于1949年獲巴黎大學工程博士學位。1936年起作為工程師在法國礦業(yè)行政部門供職;1...[繼續(xù)閱讀]
一種用于分析均衡條件和資源配置的幾何圖形,由英國經濟學家埃奇沃斯,弗朗西斯·伊西德羅(Edgeworth,FrancisYsidro,1845~1926)首創(chuàng)并因此得名。假定既定數量分別為X和Y的兩種產品X和Y在兩個消費者A和B之間分配。參見下圖,盒子的水平長...[繼續(xù)閱讀]
多數現(xiàn)代經濟理論的核心如下述的假定:經濟行為者的活動仿佛是在滿足可行約束的條件下,使某些判斷函數極大化。一個典型的靜態(tài)問題是:當g(x)≤α時maxf(x)……(1)其中x=x(x1,…,xn)f(x)=f(x1,…,xn)gi(x)=gi(x1,…,xn)g(x)=[g1(x),…,gm(x)]及α=(α...[繼續(xù)閱讀]
由效用函數的定義可知,對消費集X上的一個消費者偏好關系≥,如果存在一個X上的函數u(⇔)滿足性質:對任何x,y∈X,u(x)>u(y)⇔x>y,u(x)=u(y)⇔x=y,u(x)<u(y)⇔x<y,則稱u(⇔)為表示偏好關系≥的效用函數。若函數的二階導...[繼續(xù)閱讀]
表明經濟增長率和失業(yè)率之間關系的經驗統(tǒng)計規(guī)律,由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1928~1980)在《潛在的國民生產總值:它的測定與意義》(1968)一文中系統(tǒng)論述,故名。奧肯首先推算出了美國20世紀50年代的潛在國民生產總值,并將1950年后的...[繼續(xù)閱讀]
指決策理論中不確定條件下,事實上的收益與假如選擇了正確的策略將得到的收益之間的差額。參見“極小的最大懊悔”條。...[繼續(xù)閱讀]
又稱“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或“計劃曲線”,是與無數條短期成本曲線相切的長期成本曲線。由于長期成本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有一條短期成本曲線與之相切,整個長期成本曲線是由無數條短期成本曲線相切而形成的。所以稱長期成本曲...[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