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面猴(Macacaarctoides),又稱短尾猴、紅面短尾猴、紅面斷尾猴、華南斷尾猴、大青猴、樁尾猴、截尾獼猴、黑猴、泥猴、人熊等。紅面猴是獼猴屬中體形較大的一種(圖2.1~圖2.3),體長50~82cm,體重5~16kg;頭頂毛極短,由中央向兩側(cè)披開...[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紅面猴(Macacaarctoides),又稱短尾猴、紅面短尾猴、紅面斷尾猴、華南斷尾猴、大青猴、樁尾猴、截尾獼猴、黑猴、泥猴、人熊等。紅面猴是獼猴屬中體形較大的一種(圖2.1~圖2.3),體長50~82cm,體重5~16kg;頭頂毛極短,由中央向兩側(cè)披開...[繼續(xù)閱讀]
熊猴(Macacaassamensis),又稱阿薩姆猴、阿薩姆猴短尾猴、蓉猴、山地獼猴、喜馬拉雅猴、大青猴等。熊猴的個體略大于獼猴(圖2.4~圖2.7),體長42~65cm,體重5~16.5kg,尾長14~19cm。頭頂上有“毛漩”,冠毛以此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頭顯著大,面...[繼續(xù)閱讀]
臺灣獼猴(Macacacyclopis),又稱臺灣猴、巖棲獼猴等。臺灣獼猴(圖2.8~圖2.13)的體形酷似獼猴(Macacamulatta),但臺灣獼猴比獼猴較小而胖,且尾巴在比例上更長一些(約為體長的1/3,甚至超過頭體長之半)。臺灣獼猴體長36~54cm,尾長26~45cm;頭圓...[繼續(xù)閱讀]
北豚尾猴(Macacaleonina),又稱豚尾猴、平頂猴、豬尾猴等。北豚尾猴(圖2.14~圖2.17)體形中等,較短尾猴、熊猴小,較獼猴、臺灣獼猴大,體長47~63cm,體重4.5~15kg,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3。其頭頂平,具短毛,褐色,頭頂短毛向四周輻射,形似一非...[繼續(xù)閱讀]
獼猴(Macacamulatta),又稱恒河猴、廣西猴、孟加拉猴、猴子、馬騮、黃猴、沐猴、猢猴、莧猴、折(藏)等。獼猴(圖2.18~圖2.21)是我國最常見的猴種,獼猴的體形中等且勻稱,體長51~63cm,尾長20~32cm,體重4~12kg。顏面瘦削,嘴尖;頭頂?shù)拿珡?..[繼續(xù)閱讀]
四川短尾猴(Macacathibetana),又稱藏酋猴、藏獼猴、青猴、大青猴、紅面猴、四川猴、毛面猴、馬猴、大衛(wèi)短尾猴、阿哈(藏)、治烏阿格(藏)、女諾(彝)等。四川短尾猴(圖2.22~圖2.25)是中國獼猴屬中體重最大的一種,體長52~71cm,體重12~...[繼續(xù)閱讀]
了解古人認知的獼猴,對我們判斷歷史上的獼猴分布頗有裨益?!昂铩薄ⅰ矮J猴”之稱,先秦就有?!都弛V軙ね鯐狻酚小扒皟喝臬J猴立行,聲似小兒(穢,韓穢。東夷別種)”的形容?!蛾套哟呵铩酚小吧搅种?衡鹿守之。澤之雚蒲...[繼續(xù)閱讀]
華北地區(qū)的獼猴遺存,僅見北京房山區(qū)有報道,然而卻相當豐富。1920年代以來,房山區(qū)(39°36′N)周口店遺址群共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了26個具有學術(shù)價值的地點。在第一地點的第一至第九層都出土有碩獼猴化石(卡爾克等,1961;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繼續(xù)閱讀]
東北地區(qū),僅見遼寧省有獼猴遺存,分布于遼南多地,有力地證明了在41°18′N~39°48′N一帶是獼猴分布更為偏北地區(qū)?!癖鞠?1978~1982年,本溪縣太子河支流湯河右岸的山城子廟后山遺址,發(fā)掘出中更新世中期一直延續(xù)到晚更新世早、...[繼續(xù)閱讀]
迄今,獼猴遺存在華東地區(qū),除上海外,各個省級行政區(qū)中都有所發(fā)現(xiàn)。2.3.1江蘇迄今,江蘇省發(fā)現(xiàn)的獼猴遺存,時間延續(xù)比較長久,分布的地域則以南部為主,但在北部也有所報道?!衲暇┦?1977年,溧水縣東南約21km的白馬公社回峰山神仙洞...[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