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貝類的淵源可謂久遠。早在遠古,人類就將其作為重要的采集物,貝肉用作食物,貝殼被用于藥物、裝飾品、工具和隨葬品等。對貝丘的考古研究表明,我國沿海地區(qū)的居民在5000~6000年前,在生產、生活中就充分利用蛤蜊、鮑、長...[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人類與貝類的淵源可謂久遠。早在遠古,人類就將其作為重要的采集物,貝肉用作食物,貝殼被用于藥物、裝飾品、工具和隨葬品等。對貝丘的考古研究表明,我國沿海地區(qū)的居民在5000~6000年前,在生產、生活中就充分利用蛤蜊、鮑、長...[繼續(xù)閱讀]
貨幣是商品生產發(fā)展的產物。人類社會較早使用的實物貨幣主要有龜貝、珠玉、刀布、牛羊等多種,而最早出現且使用最廣泛、最長久的實物貨幣就是貝幣,如在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點出土的貝幣距今已有3500年的歷史,甲骨文里的“貝...[繼續(xù)閱讀]
貝類與各種宗教很早就有著密切的關系。5000多年前,貝類成為古人類的隨葬品之一。我國的山頂洞人、歐洲的尼德人、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人以及墨西哥的特奧蒂華坎人中,都曾流行過貝殼葬禮,這說明貝殼在古人類心目中重要的意義。...[繼續(xù)閱讀]
貝類常以其奇特的形狀、瑰麗的色彩和精美的紋理博得人們的青睞。成為欣賞、研究和收藏的對象。貝殼在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創(chuàng)作中是一類具有傳統特色的材料。貝殼工藝品經工藝師精心構思,利用貝殼天然色調,意趣盎然,令人嘆為...[繼續(xù)閱讀]
人們發(fā)現在自己的歷史中,貝類和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的自然造物一樣,一直被賦予某種難以盡說的文化色彩。無論是在新石器晚期的仰韶半坡彩陶文化(距今7000年)和黑陶文化(距今4600年)中,還是諸多貝丘遺址(距今7400年至4000年)中,都反...[繼續(xù)閱讀]
貝類除了固有的審美價值外,還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全世界有30多種貝類能生產珍珠,洋洋貝類中以大珠母貝、珠母貝、馬氏珠母貝和企鵝珍珠貝最為著名,這些貝類可以培育出巨型的彩色游離珍珠;而淡水貝類中則以三角帆蚌、褶紋...[繼續(xù)閱讀]
貝類是地球演化的見證,又是生物學中的一部百科全書。許多專家學者對此有著濃厚興趣。5億年前,鸚鵡螺和它的近親菊石共同占據著古代海洋,地質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鸚鵡螺時代,今天,鸚鵡螺成為了珍貴的動物及活化石。鸚鵡螺殼...[繼續(xù)閱讀]
貝類研究始于命名與圖畫,公元前384年至322年,希臘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開始對貝類進行分類研究;18世紀分類學家林奈(Linnaeus)對許多貝類進行了科學命名;在1685年,貝類學創(chuàng)始人李斯特(Lister)出版了貝類學名著——HistoriaeConchyliorum。以...[繼續(xù)閱讀]
軟體動物門(Mollusca)的生物大多數有貝殼,所以通常稱之為貝類,根據貝類外殼的特點和結構,共分為七個綱,它們分別是無板綱(Aplacophora)、多板綱(Polyplacophora)、單板綱(Monoplacophora)、腹足綱(Gastropoda)、掘足綱(Scaphopoda)、雙殼綱(Bivalvia)和...[繼續(xù)閱讀]
多板綱貝類貝殼橢圓形,身體扁平,背部有8塊殼板并排,周緣是外套膜(圖2-1),這類海貝常稱作石鱉。石鱉的外套膜常見有鱗片、針刺和附著物。石鱉缺乏明顯的頭部、眼和觸角,但在殼板上有很多微眼,前端有口,口中有齒,腹足很寬,用它...[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