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傷寒論 > 列表
傷寒論 共有 6986 個詞條內容

三焦無所仰

    描述病理機轉用語。指上中下三焦失去了榮衛(wèi)血氣的滋養(yǎng)與溫煦。語見《傷寒論·平脈法》第32條:“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wèi)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榮衛(wèi)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在人體生理情況下,上中下三焦臟腑功能的正常...[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三焦不歸其部

    描述病理機轉用語。指上中下三焦失去榮血之滋養(yǎng)和衛(wèi)氣之溫煦而不能善司其職。又可具體分為“上焦不歸”、“中焦不歸”、“下焦不歸”三種情況。語見《傷寒論·平脈法》第32條:“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wèi)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三焦相渾

    病理機轉名。即三焦功能紊亂,混亂不分之意。由于病位不同、病情輕重有異,又可分為“上焦怫郁”、“中焦不治”、“下焦不闔”三種情況。語見《傷寒論·辨脈法》第29條:“三焦相渾,內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氣相熏,口爛食斷也。...[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三焦絕經

    描述病理機轉用語。經,常也。三焦絕經,指三焦喪失其正常的功能。語見《傷寒論·平脈法》第36條:“……榮盛則其膚必疏,三焦絕經,名曰血崩。”本條系言榮盛衛(wèi)弱之癥,榮血盛而衛(wèi)氣虛,榮衛(wèi)不相協(xié)調,衛(wèi)失固攝之力,則三焦雖有榮血...[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干嘔

    癥狀名。指嘔吐有聲無物,或僅嘔吐少量痰涎。在《傷寒論》中,干嘔有六種類型:①為太陽中風,肺氣不利致胃氣上逆。如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干噫食臭

    癥狀名。噫指噯氣。噯氣而帶有食物的酸腐氣味者稱干噫食臭。語見《傷寒論》第157條“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逼洳C為傷寒或因汗不得法,損傷脾胃之氣,或...[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下工

    古代對醫(yī)療技術較差之醫(yī)生的稱謂。語見《傷寒論·平脈法》第3條:“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愿聞其說。……”參見“脈而知之”條。...[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下血

    癥狀名。亦作“便血”、“清血?!敝秆愿亻T而出者。語見《傷寒論》第124、126、140、216條。在《傷寒論》中,此癥病機有四,其一為表邪化熱,傳入下焦,灼傷陰絡。如第140條:“太陽病,下之……脈浮滑者,必下血?!逼涠殛柮餍盁?..[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下利

    癥證名。是痢疾與泄瀉的統(tǒng)稱,簡稱“利”。亦指腹瀉癥狀。在《傷寒論》中下利有七種證型。其一為邪熱熾盛下迫腸道所致。其中①燥屎阻于腸胃,逼津自旁而下。如第374條“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钡?21條“少陰病...[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

下利清谷

    癥狀名。下利而瀉出清稀不消化食物稱下利清谷。語見《傷寒論》第91、225、317、364、366、370、389條。在《傷寒論》中,其病機總由脾腎陽衰,陰寒內盛,腐熟無權所致,多伴見表熱里寒,或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脈微欲絕,或脈浮而...[繼續(xù)閱讀]

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