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認為,下頜義齒舌側邊緣位置設計在下頜舌骨肌嵴下2~4mm處。我們從下頜舌骨嵴與下頜舌骨肌的解剖關系角度進行分析(圖4-25)。上條彥著認為,下頜舌骨肌在咀嚼運動時有牽拉、轉動舌骨的作用。如果義齒基托壓在這塊肌肉上,吞...[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通常認為,下頜義齒舌側邊緣位置設計在下頜舌骨肌嵴下2~4mm處。我們從下頜舌骨嵴與下頜舌骨肌的解剖關系角度進行分析(圖4-25)。上條彥著認為,下頜舌骨肌在咀嚼運動時有牽拉、轉動舌骨的作用。如果義齒基托壓在這塊肌肉上,吞...[繼續(xù)閱讀]
上頜(圖4-28)在模型上標記基托邊緣線后,在最小范圍內用紅蠟片完成填倒凹。緩沖過多容易導致暫基托吸附力下降。圖4-28 上前牙唇側部位有側凹,其余部位無明顯倒凹。用紅蠟緩沖上前牙唇側部位的倒凹下頜(圖4-29)在模型上標記基托...[繼續(xù)閱讀]
上頜(圖4-30)填倒凹后,在模型表面用凡士林或專用模型分離劑均勻涂薄薄一層,使用專用自凝樹脂制作暫基托。上腭部分厚度1.5mm、均勻一致,基托邊緣厚度根據(jù)模型上前庭溝形態(tài)確定,厚度常常大于1.5mm。圖4-30 為了便于暫基托與石膏模...[繼續(xù)閱讀]
上頜(圖4-32)、下頜(圖4-33)圖4-32 上頜暫基托外形修整、完成圖4-33 下頜暫基托外形修整、完成...[繼續(xù)閱讀]
標準蠟堤的高度:上頜蠟堤平面前部到上前牙唇側黏膜反折處最低點垂直距離為22mm,后部到翼上頜切跡垂直距離為5mm;下頜蠟堤平面前部到下前牙唇側黏膜反折處最低點垂直距離為18mm,后部與磨牙后墊最后緣終止處平齊。蠟堤上頜前牙...[繼續(xù)閱讀]
無牙頜平面確定標準:利用平面板,使上頜蠟堤的前部與患者左右瞳孔連線平行為基準,并要在上唇下緣下1~2mm,側面參照鼻翼耳屏面。不必過分強調平面與鼻翼耳屏面的平行關系,但必須重視平面左右側水平無偏斜(圖5-1~圖5-4)。圖5-...[繼續(xù)閱讀]
①面部測量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Willis法,也叫面部比例法,即自然牙列咬壓正中頜位時,上、下唇呈自然接觸閉合,從眼裂到口裂的垂直距離與鼻底到頦底的距離基本相等。觀察咬肌和頰肌在自然狀態(tài)下,面下部垂直距離與面中部1/3垂直...[繼續(xù)閱讀]
①卷舌后舔法:臨床上常在上頜基托后緣中部粘固一個直徑約5mm的小蠟球,當舌卷向上方舔舐蠟球時,舌向后上方牽拉舌骨,舌骨連帶下頜舌骨肌牽拉下頜后退,使髁突處于生理后位。該方法容易使下頜過度后退,為了防止這一點,在上腭部...[繼續(xù)閱讀]
(圖5-15~圖5-19)圖5-15 遵循Bonwill三角設計的Hanau架。架髁突間距為10cm。架的種類不同,髁突間距有10cm、10.5cm、11cm等圖5-16 遵循Balkwill原理設計的咬合平面板圖5-17 遵循Bonwill三角和Balkwill角決定模型的放置位置圖5-18 遵循Bonwill三角上平...[繼續(xù)閱讀]
通常情況,有牙頜患者平面常參考眶耳平面,無牙頜患者常參考鼻翼耳屏面。圖5-25 吉爾巴赫面弓結構中有一個萬向軸,位置確定后只鎖住這個位置圖5-26 設定眶耳平面時圖5-27 設定鼻翼耳屏面時圖5-28 將面弓的耳球放到外耳道內圖5...[繼續(xù)閱讀]